安徽农垦集团



坚持技术更新,狠抓关键措施 实现棉花单产水平新突破

坚持技术更新,狠抓关键措施 实现棉花单产水平新突破

发布日期:2003-11-12 浏览次数:2719


华阳河农场位于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经营在农场经 济结构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历年 来农场十分重视发展棉花生产,棉花产量始终保持 在较高的生产水平上。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 整,对棉花生产农场采取以“稳定面积,主攻单 产,实现节本增效”为主攻方向,围绕努力提高棉 花单产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克服了因品 种的局限性以及病虫草害等方面不利因素。在跨世 纪的新千年里,棉花皮棉单产水平由过去的80~90公 斤,稳定提高到超过100公斤以上(2001年皮棉单产 101公斤,2002年单产107.8公斤)。真正实现了棉 花产量水平的新突破,促使了农场经济的飞速发 展。
回顾近两年来棉花生产历程,在生产管理及技术推 广应用方面有如下体会:
1、实现品种更新换代是增产的前提
立足于不断开发新品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 潜力,这是我场在农业生产及科研工作上的重点。 历史事实证明,我场在棉花生产上出现的每一次飞 跃,均于新品种的开发应用有着紧密联系。尤其是 上个世纪末,因棉铃虫危害猖獗,劳动强度大,投 入成本高等原因,使我场棉花生产一度陷入困境, 为此,我场在本地区率先引进了抗虫棉,在实验示 范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推广。至2002年度,新型抗 虫棉系列品种美抗六号及410B在我场已得到全面普 及,不仅充分发挥了抗虫作用,而且具有增产潜力 大,品质优良等特点。可以说,抗虫棉的引进救活 了我场棉花产业,也为我场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 目前我场在围绕抗虫棉生产上,已经形成了育、 繁、推一条龙服务体系,尤其在育种上,通过系统 选育,已经发掘出了几个具有更大增产潜力的新品 系。相信将会在经后几年的棉花生产中发挥出更大 成效。
2、强化技术配套措施是增产的基础
我场是老棉区,职工植棉经验较为丰富。但传统的 栽培管理措施,和延用成旧习惯的操作方式,往往 难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为了确保棉花产量水 平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近年来我们在栽培管理上 强化了下述几项工作:
①实施精量播种
大面积的棉花生产离不开机械化耕作手段,而机械 播种由于用种量偏大,投入成本高,而最重要的是 难以确保有足够的优质种源来满足大田生产需要。 采取营养钵育苗移栽虽是解决有限种源的一项措 施,但由于移栽劳动量大,不仅加大了生产成本, 而且往往因移栽不及时而延误了农时,给产量带来 影响。为此,我们在围绕精量播种上进行技术攻 关,首先是对播种机械进行技术改造。其次是在如 何做到适宜的用种量上进行大胆探索,通过实验示 范进行推广,最终使机械播种量由过去的3~4公斤, 压缩到现在的1.5公斤左右,既保证了一播全苗,又 节余了生产成本。
在解决机械精量播种技术的同时,我场也对人工精 量点播措施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去年由于棉花 播种期间,适逢长期连阴雨,为力争早播,我们发 动全场职工进行人工抢播。全场人工点播面积18000 亩,占棉花面积三分之一。比较突出的是一场,该 单位去年人工点播面积超过整个面积的60%%以上,由 此争取了早苗,最终,棉花单产水平也位于我场前 矛。
②提倡合理配方施肥
挖掘棉花增产潜力,重视施肥技术是关键。几年来 我们通过实验示范,围绕抗虫棉品种特性,提出了 “稳氮、增磷、重施钾、发挥微量元素的增产作 用”的施肥技术措施,在维持氮肥的原有水平 (30~40㎏/亩)基础上,将钾肥由过去的每亩用量 10~15㎏,提高到20~25㎏。并结合施用硼肥、锌肥 或钼肥,通过肥料的合理搭配,保证了棉花的正常 生长。
除此以外,针对抗虫棉前期生长缓慢,中后期成铃 集中的特点,在施肥时机上,重点加强中后期施 肥,把握以“嫩过八月,九月不早衰”为生育指 标,努力争取中后期成桃,提高产量水平。
如去年的八月份,根据棉花生长偏迟,中期成铃较 少的现象,我们组织对棉田进行了两次追肥,一般 亩施用尿素20㎏以上,使去年棉花在产量结构中, 秋桃比重盖过了伏桃,充分发挥了品种的增产潜 能。
③推广“两化”栽培
化学除草是大面积农业生产中缓解劳动力紧张矛盾 的主要途径。对此,全场上下十分重视,连年来我 们通过对土壤处理及杂草的茎叶处理,及采取定点 喷雾方式基本控制了杂草的危害。值得提出的是化 控问题,近几年我们在生产应用中越来越普遍,对 化控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去年,由 于棉花生育期偏迟,长势偏嫩,且接连补施肥料, 在此情况下,我们于八月上旬至九月份对棉田采取 了连续2~3次的化控,使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得 到协调,保持了稳健的长势。大量事实证明,要获 取高产,化控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④坚持不懈地抓好虫害防治
抗虫棉的应用普及,基本杜绝了棉铃虫的危害,但 过去的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如棉花生长 前期以蚜虫和叶螨为主,中后期主要是甜菜夜蛾和 斜纹夜蛾。为了控制这四大害虫的危害,我们一方 面继续抓好预测预报,指导大田进行适期防治,另 一方面积极做好新型药剂的引进筛选工作,通过大 田示范基础上进行全面推广。基本控制了害虫的为 害。
3、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抗灾思想是丰收的保证
农业生产形势的好坏,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 一是市场风险,二是自然风险。二00一年棉花销售 价格跌入历史上的最低谷,极大的挫伤了全场职工 植棉积极性。一度出现土地承包落实困难的局面。 二00二年以总场为首的各级领导班子,通过对市场 形势的调查分析,确立了以继续稳定棉花生产的战 略目标,鼓励全场干部参与种植棉花,发动职工尽 可能多种棉花。通过宣传发动,以及干部的模范带 头作用,使全场职工增强了植棉信心,使棉花面积 的落实得到保证。
作为老棉区,自然风险最主要取决于气候影响程 度。由于棉花生长期长,所遇到的灾害性气候也较 频繁,以过去的一年为例,在棉花播种期间,适逢 长期连阴雨天气,自4月15日至5月10日连续阴雨天 气长达26天之久,传统的机械播种方式受到了制 约,我们号召全场职工不等不靠,进行人工点播和 配合育苗移栽,全场人工播种面积18000亩,育苗移 栽面积15900亩,占整个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 从而争取大部分的早苗,为棉花生长赢得了时机。 同年7月份,又遇到持久的干旱天气,我们针对旱情 出现早,棉花生长期偏迟这一特点,提出了“积极 主动抓抗旱的要求”,全场组织抗旱机械总动力 2900余千瓦,小型喷灌机366台,对棉田进行了全面 灌溉,部分条田连续进行了2~3次,确保了棉花在旱 期能够正常生长。
华阳河农场的植棉史实质上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抗争 史,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把握自然规律和棉花生长 习性,树立抗灾精神,善于进行因势利导,夺取丰 收的希望必然能够实现。
4、几点建议
①进一步提高植棉科技含量,争创高产更高产。 通过大田生产实践证明,棉花的增产潜力还存在一 定的空间,以去年为例,全场亩产籽棉超过350㎏以 上的条田并不少见,甚至有突破400㎏以上的高产 点,这就为我们提出进一步的高产指标带来了依 据。在下一步植棉工作中,建议重点从以下两个方 面着手。
一是抓好良种繁育工作,规范种籽营销渠道。良种 的增产作用是其他任何措施无法取代的。我们必须 加强种籽良繁工作,提高种籽质量、和大田用种代 次,力争做到一代更新。其次要采取有效手段,规 范种籽供销渠道,严格控制以假弄真,以次充好的 劣质品种用于大田生产。
二是,建立新的高产栽培模式。我们要利用现有的 科技力量,组织进行对高产栽培模式上的技术攻 关,如在栽培技术,植保技术等方面建立高产示范 片,为大田生产提供科技依据。
②培育市场,加快棉花产业化建设步伐。
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棉花科研生产、加 工,流通和纺织等多个方面。加快发展棉花生产, 使之成为我场的优势产业,是我们所面临的首要任 务。纵观产业市场,既有发展机遇,又存在着激烈 竟争和挑战。但归根结底最终是产品质量和生产能 力方面的竞争。由此,我们一是要加强科技队伍建 设,加快良种繁育步伐,树立自己的品牌,二是要 以优良的品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力争实现订单生 产,使产销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三是,加快筹建产 业集团,我场棉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利用现有 条件,我们只要在组织建立,发展项目、招商引资 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坚信产业的振兴指日可 待,企业的发展永无止境。
陈立畴

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