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垦集团



敬亭绿雪笔会报道一:文学名家宣城侃茶

敬亭绿雪笔会报道一:文学名家宣城侃茶

发布日期:2003-04-15 浏览次数:3183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 亭山。”自唐代大诗人李白一首《独坐敬亭山》之 后,历代文人骚客在宣城、在敬亭山留下了许多美 文佳句,敬亭山遂有“江南诗山”之美誉。日前, 随着首届“敬亭绿雪”笔会的召开,敬亭山再度迎 来一批当代的文人墨客,他们的到来让古城宣州再 度成为文艺界关注的焦点。而鲁彦周、邓友梅、邵 燕祥、王火、吴泰昌等几位文学名家的满腹“茶 经”也让记者大开眼界。

鲁彦周功夫在茶外
作为本次笔会的牵头人,鲁老说策划本次活动的初 衷是想以此为契机,对我省的茶文化进行一次深入 挖掘,从而达到宣传安徽、宣传徽文化的目的。 “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想趁现在还跑得动,邀请 一些文化界的老朋友来安徽走走看看,活动规模虽 然不大,但规格却很高,来的都是当今文艺界有代 表性的人物。”鲁老说自己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趁 热打铁,力争把敬亭山茶场建成中国作协的创作基 地,因为中国作协在全国有许多基地,但在我省尚 属空白。对于饮茶,鲁老称自己虽然不是行家,但 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茶客,早年自己抽烟、喝酒、 喝茶,现在因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远不如前,这三 大爱好中只剩下了饮茶。鲁老认为我省虽然是茶叶 大省,但宣传的力度尚有待加强。

邓友梅名茶了然于胸
现年72岁的邓友梅先生说自己的茶龄有65年了。说 起国内一些名茶的品牌,邓老是如数家珍,随口报 出的名茶有不下十几种。在诸多品牌中,邓老称自 己一直偏爱的还是绿茶,因为它营养最丰富,富含 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这次能有幸来到宣城品 尝到“敬亭绿雪”这样的好茶实在难得。曾多次赴 日本、东南亚访问的邓老说有件事一直让自己“耿 耿于怀”,就是源起于中国的茶道在国内竟然消失 了,“我们现在的茶道都是从日本找回来的,已经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茶道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的 茶文化已经丢失了,相信经过后人的努力最终能将 真正的茶道、茶文化寻回来。”对于此次笔会,邓 先生说:“走文化创名牌的路子,这是当今企业发 展过程中的普遍经验。”

邵燕祥以诗相赠
生于浙江萧山的邵燕祥先生先是对假货泛滥现状发 了一番感慨,“现在就连我这个地道的浙江人都难 买到真正的龙井茶了,因为外面假的太多;希望敬 亭山茶场时刻要有保护名牌的意识,严把茶叶生产 的各道关口,不要只图眼前的利益,创造一个牌子 不容易,要想守住一个品牌更不容易。”言毕,邵 先生还将多年前为北京田记茶馆作的一首七律送给 了此次笔会的东道主———敬亭山茶场:车尘汗马 觅瓜棚,安得清风斜下生。多谢一壶茶当酒,西窗 不觉泛黄昏。

吴泰昌品茗思乡
“我有多篇文章写到过安徽的茶,其中有一篇就是 专门写敬亭绿雪这个品牌的。”快人快语的吴泰昌 先生提起家乡的茶来话匣子就打开了:“我家里还 有一个专用的冰箱是用来存放茶叶的,什么黄山毛 峰、霍山黄芽、六安瓜片应有尽有,这次又多了敬 亭绿雪。”吴先生说自己因为家有好茶,因此也交 下了不少茶友,“历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喝茶品 茗,我尤其喜欢喝咱们老家的茶,每当夜深人静之 时,泡上一杯香茶,伴着淡淡的茶香,思乡之情油 然而生,写起文章来都会顺畅许多。”

王火另类茶经
戴着350度的老花眼镜还要外加一副放大镜才能看清 方块字的王火先生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喝茶,“那时 哪里有这么多讲究,抓起桌子上的茶壶就是一口, 管它是冷的还是热的,后来被大人看到了就告诫我 说茶不能喝冷的,要不然的话以后上学会手发抖写 不好字,现在我的字老是写不好可能就跟小时候经 常喝冷茶有关系”,一席话把与会者逗得哈哈大 笑。玩笑过后,王火先生提出一个建议:希望有心 者能把古往今来写茶的文章搜集起来出个集子,对 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一番更深入的挖掘。
  新安晚报记者王文跃

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 湖南柏竣建筑工程